新闻中心
活动资讯

重庆专访 |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重庆打造数字生态 要围绕产业建创新链

发布时间:2021-11-05  |  点击率:309

10月16日,数字生态指数(2021)发布会暨重庆市数字经济开放论坛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隆重举行。大会在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的指导下,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办,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承办,得到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会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介绍了数字生态指数2021研究成果。大会发布了《数字生态指数2021》报告,全面评估了我国各地数字生态现状。报告显示,重庆在中国城市数字生态得分榜中位列前十。

中国城市的数字生态发展态势如何?

在数字生态指数榜上重庆有怎样的具体表现?

《重庆专访》会后约访张平文院士,带来权威解读。

 

张平文:在数字经济里面,数字能力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最重要?因为数据,说它是个资源,这个资源,你要实现价值,它才真正能成为资源。

邴吉:没有用到,就不是。

张平文:对。

邴吉:这个能力应该体现在哪些地方?

张平文:实际上体现的是创新的能力,平台经济是它的一个集中体现,它实现的是科创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跟科学城的定位是密切相关的。从这方面来说,成渝现在还不凸显,这是它的短板。重庆和成都之间,还有很多其它的市,中间的这些城市,它发展产业,它没有能力去发展创新,或者说不可能把创新发展到很高的一个程度,它必须要借力。借谁的?借成都的,借重庆的。现在重庆和成都没有多少,它借不动,因为还高度不够。那么,这两个城市必有一个要真正要发展到有能力的时候,它们才能借。共建西部科学城,就是来共建创新的能力。从数字生态的角度来说,就是来共建这个数字能力。那么谁会更快?我看好重庆。

 

张平文:重庆其实更应该学习的是深圳模式。为什么?因为深圳过去创新也不行,但是它是产业先起来的。你看它现在有很多具有很强创新能力或者叫科技型的领军企业,像华为这样的。华为最早的话,它也没有科创能力,但是现在你看它都能够把菲尔兹奖获得者吸引到华为来工作。这说明什么?说明它是通过它的产业把创新带起来了。重庆的长处也是在产业,所以,我就说重庆应该学习深圳,成都应该学上海。

 

邴吉:我们看到,这次活动的承办单位,是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这个也是北大和重庆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推动落地的第一个重要的项目。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研究院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张平文:首先这个研究院的发展情况非常好。北大在外面建了十几个研究院,(重庆)这个研究院,应该说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我们注册成功就半年时间,现在已经有全职的80多人了。

邴吉:全职80多人。

张平文:对。而且这80多人,其中70%是有硕士学位的,一半是非重庆的,是我们在全国在全世界招募的人,从外面招过来的。我们有十几个团队,这些团队的领军人物都是北大的大教授,都是杰出的教授,他们在这领头,是Leader,然后我们有很多的教授都在这做事。

邴吉:您刚才说到的创新能力,是不是主要就是靠引进的这些人才?

张平文: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但是人才的话,首先是分行业的。产业里面的人才,主要有管理的人,有技术人才、工程人才、工艺方面的人才。创新的话,需要有算法方面的人才,也有工程师。学术方面的人才,又不一样了。还有数学家,有计算机的专家,有经济学家,那么最重要的一个,对我们来说,就是创新链要跟产业链对接。企业的人要跟我们研究院科研的人,要融合在一起,对接。链的对接最主要的是人才的融合。不同领域的人才要融合在一起,不断地碰撞,有新的想法,新的办法,能够使得各自的能力得到提升,使得企业整个的价值重构。

邴吉:这样交流和碰撞出来的火花,就是我们需要的。

张平文: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到这里来发布这个指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它也是不同人才融合的一次机会。对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跟当地企业、政府的连接,它是一次很好的促进机会。

邴吉:现在有没有具体的正在落实的实际性的项目?

张平文:应该说,有好多个项目都是在进行中。明天上午的话,我要去重庆气象局,要建立一个智慧天气预报的实验室。未来重庆的天气预报,碳达峰碳中和很多的方面,它都是要数字化的。我们缺数据,他们有数据。他们有场景,有需求,但是可能他也缺这方面的人才。正好我们有团队,为了服务冬奥会,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团队,有很好的技术的积累。然后我们跟重庆气象局一结合,可以服务于未来重庆的天气预报。在农业、森林防火、水利,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探测,这些方面我们也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邴吉: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研究院是不是跟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这些科研机构,以及刚才我们提到的重庆跟大数据相关的产业,有了深入交流和合作?

张平文:是的。因为国家之所以要建立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做应用数学的这些专家,真正去解决国家特别主要是国防和企业里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数学问题。但是这些数学问题,企业其实它提不了太清楚。习主席说企业是出题者,但是出题是非常难的。企业里面的这些技术人员,他们对需求很清楚,但是怎么把需求工程化,最终把这个工程化的问题,凝练成一个数学问题,这个方面是他们做不到的,需要做数学的人深入到企业里面去,跟他们一起来做这样的事。所以重庆不仅仅跟北大,也跟清华,跟科学院,甚至于一些优秀的企业合作。它不是建立了100多个这样的机构吗?这些就是借力。要围绕着产业来建这个创新链,最终是希望重庆这个地方,自己能吸引中高端的人才,来为产业的提升贡献力量,这是最终的目的。

 

(新闻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记者 张嘉 吴春春 邴吉 刘川莹 李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