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活动资讯

活动资讯

Activities

“临床科研设计与数据处理”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1-12-13  |  点击率:

  12月11日,由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主办的“临床科研设计与数据处理”学术沙龙顺利举行。来自临床医疗、科研等领域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线下学术沙龙活动,同时还有700多位科研人员通过线上直播参与。

  本次沙龙以临床人员在实际科研中的问题为导向,跨学科交流平台为支撑,直面临床科研中的重难点,围绕临床科研设计、数据预处理和临床预测模型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思维碰撞,推进重庆临床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物统计系主任,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周晓华出席并致开幕辞。他指出,临床研究中“试验怎么设计”、“数据怎么处理”以及“数据管理中如何统计分析”是此次沙龙的讨论重点。同时,他介绍了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产业孵化等方面的情况,期望能够通过建设临床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平台,帮助重庆的医院以及高校把临床试验做得更好。

  原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易东教授作为首位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了《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血运重建临床试验的不同设计方案比较》专题报告,报告通过这个真实案例,介绍了6个研究团队的实际课题背景以及论文发表情况,重点从“研究人群与入组标准”、“对照、随机化和盲法”以及“比较类型和指标”等统计设计的角度比较各临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最终失败与成功的原因,详细剖析方案设计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性,及生物统计人员尽早介入临床科研设计,将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孙麟作了《数据预处理和临床预测模型》专题报告,他简单介绍了数据预处理中数据结构重组等步骤,并对缺失值填补以及指标离散化做了重点讲解。

  在专题讨论环节,大家围绕“临床问题如何转换成一个临床科学研究问题”以及“临床科研问题中科研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中面对的难点问题”等展开了重点讨论。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周晓华教授、原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易东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孙安龙、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基地主任汤建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曾爱中教授以及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统计学系副主任彭斌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后,参会嘉宾就感兴趣的话题向生物统计专家进行提问。针对“当数据缺失比例达到什么程度时宜采用什么方法?”、“敏感性分析应该如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如何区别和应用?”、“横截面数据和随访数据如何结合进行建模预测?”等问题,各位专家同参会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

  沙龙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来到研究院展厅,详细了解了北京大学历史、研究院创办历程等方面的情况,并听取了1个中心、12个实验室的研究进展介绍。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在人才引进、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成绩,并表示将加强与研究院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