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建院四周年全体员工大会在渝举行。会议由研究院副秘书长程飞主持,副院长王涛系统总结四年发展成果并展望未来规划,院长胡俊围绕四周年献词《春风万里江南岸卷袖躬耕育新蚕》发表讲话,为全员指明方向、凝聚共识。
锚定新起点,奋进正当时
会议伊始,研究院副秘书长程飞简要回顾了研究院四年历程,强调此次大会既是成果总结,更是迈向新征程的动员会。他指出,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庆发展为使命,未来需以更坚定的步伐推动数学成果转化,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四年深耕,硕果盈枝
副院长王涛通过讲述《建院四年工作总结》PPT,全面了梳理研究院的发展脉络。
在基本建设方面,研究院扎根西部科学城,推进机制改革,打造人才高地,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位一体模式,初步打通数学“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赋能重庆发展。
在成果转化方面,研究院持续培育市场创新主体,已孵化北太振寰、溟坤数科、智医存内等10家企业,累计承接纵向课题30余项,横纵向累计签约收入超亿元,业务合作单位逾百家。其中率先融资成功的“北太天元”国产科学计算软件估值数亿元,服务300余所高校及航空、汽车等关键领域。
在技术突破方面,研究院已发布23项科技成果,“北达飞易”CAE算法引擎致力于解决先进制造等领域面临的数学难题,研发共性底层数学库。“溟坤数科”发布了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海域态势融合感知软件,态势数据与互联网新闻信息数据的融合处于国内外探索前列。“智医存内”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智慧中医药一体化服务平台,已在全国6个省市、近70家医院展开推广应用。“北策数科”推出产融协同新生态的惠企易问平台,为政府制策、银行管理、企业降本提供精准的政策解答和产业服务支持。“北源创智”聚焦大模型行业级应用创新及相关智库咨询服务,“源启小政”已接入数字重庆IRS系统。“国信链安”则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共享与交易平台,面向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开展区块链与数据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智慧气象产品相关成果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产业技术创新典型应用场景,科教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也在持续迭代中不断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数智化建设。
在未来战略方面,锚定“四个面向”,升级平台、技术与生态。首先是要力创高能级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推进工业软件、基础软件、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研究成果在渝转化、孵化;积极争取、联合产学研承接国家级、省部级重大攻关任务。其次是持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拓展融资路径,助力孵化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自我造血能力和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有转化条件的项目在渝落地孵化企业,合理强化人事、财务、资产监管。最后是要跻身全国品牌前列。坚持品牌为发展战略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行业领导力和市场美誉度的品牌;强化三位一体传播联动,强化技术推广、应用宣传、科普认知等内容输出。
春风为信,躬身织锦
随后,院长胡俊发表演讲,他围绕研究院四周年献词《春风万里江南岸,卷袖躬耕育新蚕》从三个问题出发,深入阐释了研究院的使命与团队精神。
何以“春风”?时代之需,实干之答
在加强数学学科建设的春风里,应用数学迎来了服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黄金机遇期——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春风”既是应用数学的机遇,更吹响了创新的号角。胡俊指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让应用数学从“幕后”走向“台前”。研究院要以“春蚕食叶”的韧劲,将数学理论与产业痛点结合,破解高端制造、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让数学真正成为“国之重器”。
何以“破茧”?顶天立地,架桥铺路
针对“数学落地难”的问题,胡俊强调研究院的独特转化逻辑是 “顶天立地”。“顶天”指依托北京大学数学学科的领先优势,汇集顶尖数学研究人才,筑牢技术根基;“立地”则是紧扣重庆产业需求,聚集技术人才开展成果转化工作,让数学“接地气、解民需”。四年来研究院发布的数项成果,孵化的多家科技公司,以及承接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与央国企的密切合作共建等充分印证了数学的实用价值,同时彰显了科研人的社会担当。
何以“织锦”?空杯躬耕,知行合一
面向未来,胡俊对团队提出两点期待。首先是保持“空杯心态”,持续学习、跨界融合,勇闯技术“无人区”;二是坚守“躬耕精神”,他鼓励科研人员既要做“研究者”也做“创业者”,在成果转化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的同频共振。
春风已度江南岸,正是扬帆好时节。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将以四周年全员大会为新起点,继续以北大之求索为锚,在数字浪潮中乘风破浪,继续以"顶天立地"之姿,在基础研究的沃土深耕,在成果转化的田野播种。愿我们携手共行,见证科技之光照亮产业升级之路,期待创新之花开遍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