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News
发布时间:2025-09-29 | 点击率:
近日,“博采众长 渝见智造”重庆市工业智能体首发仪式于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期间成功举行。重庆正式发布首批30个工业智能体产品,标志着全市制造业在传承深厚工业底蕴的基础上,迈入智能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新阶段。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研发的“北达飞易工业仿真智能体”成功入选制造业研发设计关键环节首批代表性成果之列,成为智能制造新生态的重要力量。

重庆市工业智能体首发仪式现场
以CAE为代表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长期被欧美巨头垄断,成为制约我国产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瓶颈。究其根本,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源于底层算法引擎的缺失,传统国产求解器发展进程缓慢,核心算法难以满足先进制造和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对高精度、高效率仿真的需求。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北达飞易肩负起“打造新一代算法引擎,为国产CAE崛起筑基”的使命,着力攻克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关键数学难题,为中国制造注入自主创新动力。
“北达飞易工业仿真智能体”由研究院北达飞易有限元仿真软件研发中心孵化,其技术根基深植于团队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AE算法引擎。该算法引擎始于北京大学胡俊教授团队20余年的科研深耕,坚持从数学理论的源头创新出发,聚焦工业软件底层计算数学问题攻关及其产品化,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共性数学库与高性能求解器,为国产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提供底层共性技术支撑。这一引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解决了复杂工程计算中的高效求解难题,还建立起一套可扩展、可演进的底层算法体系,为国产CAE软件构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技术”。

重庆市工业智能体奖杯
“北达飞易工业仿真智能体”正是新一代CAE算法引擎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该智能体将算法引擎的计算能力与人工智能的学习推理能力相结合,使仿真过程更智能、更高效。这种“数学驱动+AI赋能”的模式,旨在大幅降低产品使用门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仿真的作业模式。该智能体能够自动识别仿真关键信息,匹配最优计算路径,并在预测与优化中不断迭代提升,展现出在效率、精度与稳定性上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该智能体可有效支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的结构强度、刚度分析等核心场景,并逐步契合重庆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需求——将本地制造业积累的工艺知识、管理经验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字模型,助力构建赋能研发设计的“知识引擎”。
北达飞易工业仿真智能体的成功入选,既是对过往技术积淀的充分肯定,更为以后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北达飞易将继续以原创算法为根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工业智能体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牢牢紧扣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求,深度赋能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重庆打造具有鲜明“工业基因”的AI+制造创新生态,为中国智造装上自主可控的“中国心”!
北达飞易有限元仿真软件研发中心
北达飞易有限元仿真软件研发中心由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胡俊教授领衔,在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共同支持下成立。该中心主要依托胡俊教授团队在弹性力学混合有限元方法等方面取得的原创性突破,致力于解决高端装备制造发展面临的数学难题,专注于研发底层共性数学库,并打造工业仿真领域“心脏”——求解器。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领域,中心通过推动最新算法和模型研究成果转化落地,肩负起“打造新一代算法引擎,为国产CAE崛起筑基”使命,促进我国工业仿真软件共性技术创新发展,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北大应用数学力量。中心已打通“基础算法库-求解器-行业应用”全技术链条,其系列产品北达飞易依托底层共性算法组件和通用求解模块,可有效支撑结构、动力学等CAE软件“搭积木”式快速集成,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国防军工等国家重点领域,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系列榜单、重庆市工业软件产品名单,获得“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应用数学落地成果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