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资讯
Activities
发布时间:2025-08-06 | 点击率:
7月18日至20日,2025年生物统计学术会议在重庆顺利召开。这一生物统计学领域顶级盛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医药与生物统计分会、中国数学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承办,并获得多家国家级学会及重庆市预防医学会鼎力协办。
大会聚焦国际前沿生物统计理论、方法与应用,设置短课培训、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研究生论文及壁报展示五大板块,吸引1100余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现场参会,覆盖高校、科研机构、医疗与疾控机构及药企等264家单位,规模创历史新高。
会议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主任委员郝元涛教授主持。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金小桃会长进行线上视频致辞、中华预防医学会李光琳副秘书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张忠占秘书长、中国数学会黄雷副秘书长、重庆医科大学邱景富副校长、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商成副院长和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彤教授分别致辞。
会议现场
特邀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华盛顿大学荣誉教授Ross L. Prentice,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系主任、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周晓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勇夫4位顶尖学者分别作主旨报告。
朱彤
朱彤院士带来题为“环境健康效应的因果推断”的报告,探讨了环境健康的前沿进展与数据统计方法挑战。
Ross L.Prentice
Ross L.Prentice院士带来了题为“Metabolomics-based biomarkers for the study of dietary composition and chronic disease”的报告。
周晓华
周晓华教授带来题为“复杂场景中的因果推断”的报告,针对医学研究中混杂因素多、数据复杂等难题,介绍了因果推断的创新方法与实践洞见。
余勇夫
余勇夫教授带来题为“基于迁移学习的中介分析方法及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中的应用”的报告。
陈峰
会议还设有特别环节,致敬卫生统计学家杨树勤先生。陈峰教授作主题报告,缅怀杨树勤先生为学科发展立下的筚路蓝缕之功;同时,会议特别邀请生物统计界的老前辈尹全焕教授、周燕荣教授,为青年学者寄语。
学术盛宴,多维交流启新知
大会还设有短课培训、专题报告、研究生论文及壁报展示等环节。
短课培训围绕“真实世界数据统计分析”、“多模态医学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两个专题设置了4场讲座,240余人参加培训。授课专家既有理论深度,又注重实操应用,让参训者收获满满。
短课培训现场
专题报告环节,75场报告覆盖15个专题——涵盖贝叶斯统计、因果推断方法及应用、临床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临床预测模型、真实世界研究、精准治疗、遗传统计、多组学数据、多模态数据、多水平数据、纵向数据、高维数据统计分析、传染病预测、慢病风险评估等诸多热点领域。各报告不仅展示了前沿生物统计学方法的理论创新,更突出了在公共卫生、临床诊疗、药品有效性评价等重要医学领域的应用和转化。青年学者“取经”专场中,既有研究选题与论文撰写的实践心得分享,也有青年人才成长的经验传递,参会学者踊跃交流,现场反响热烈。
会议共收集论文摘要投稿256篇、论文全文103篇,经与会专家审阅,20篇论文脱颖而出,参与研究生现场交流。
研究生成果展示
众力并举,致谢幕后再启程
大会闭幕式由陆军军医大学伍亚舟教授主持。闭幕式首先举行了2025年度“苏炳华生物统计学奖学金”颁奖典礼,空军军医大学夏结来教授和捐赠方代表石婷婷女士为典礼致词,表达了对优秀学子的祝贺和殷切期望。
随后,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周晓华教授作大会总结,汇报了本次学术会议的参会规模、会议成果及筹备与工作情况,对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参会嘉宾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宣布下一届生物统计学术会议将在美丽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
最后,伍亚舟教授特别感谢了承办方30余名工作人员、40余名志愿者和会务公司的辛勤工作,并宣布2025年生物统计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本次2025年生物统计学术会议以创纪录的参会规模,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内容紧密围绕科研前沿与实际需求,有力推动了生物统计方法与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与创新,为跨学科合作与成果转化构筑了坚实桥梁。
闭幕式现场
作为联合承办方,研究院深度参与了大会的筹备工作。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携手各界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